陈清如院士荣获国际选煤大会“终身成就奖”
来源: | 作者:mtjgly | 发布时间: 2016-10-13 | 387 次浏览 | 分享到:
42529日,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在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召开,本届大会由美国选煤学会和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共同主办。本届大会上,陈清如院士被授予首次设立的国际选煤大会组委会主席终身成就奖IOC Chairma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据悉,终身成就奖由本届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以奖励国际上在选煤领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并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是目前国际选煤界最高个人科技成就奖。本届国际选煤大会共授予两人,英国选煤专家Douglas Jenkinson教授同时获得该奖。
陈清如院士获奖后发表感言说,能够获得国际选煤大会首次设立的终生成就奖,感到很荣幸,这个荣誉首先属于我的祖国、科研团队和国际选煤大会所有会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为我们提供能量,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选煤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使煤炭成为清洁能源,高效率、低污染地利用煤炭,并且实现煤炭低碳化利用。陈清如院士说:“选煤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先辈们的辛勤劳动和贡献,他们都为选煤事业奉献终生,我十分钦佩他们。我虽已85岁了,但我还将继续为我热爱的选煤事业奋斗终生。”
国际选煤大会起始于1950年,每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在法国巴黎、德国埃森、美国匹茨堡、澳大利亚悉尼、印?新德里、中国北京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举办了十五届,得到世界各国选煤界人士及机构、厂商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参与,是国际选煤界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会议。
陈清如院士简介
陈清如,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矿物加工工程专家。192612月生于浙江杭州,1948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58~1960年被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选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A)、《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中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兼职教授等职。近六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和开发,为我国矿物加工和洁净煤制备技术领域的科研、教育和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跳汰水流运动特性对物料分选过程作用的研究揭示了跳汰分选机理的实质。主持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的设计、建厂、设备安装、调试和投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上述两项科研成果至今仍是我国选煤厂的主要设备与工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干法筛分领域中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在国内外首次将近似筛分理论成功地用于解决潮湿细粒煤的干法筛分问题。在干法分选领域中建立了空气重介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研究,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中间试验以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
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石油、电力、交通等资源短缺和运输紧张的现状,他致力于中国洁净煤的研究,向有关部门进言,写建议书,组织专门会议,宣传讲解。2002年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际干法选煤学术研讨会(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ry Coal CleaningClean Coal Technology),来自中、美、俄、澳、加、日等国家的煤炭加工专家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20044由他发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了中国洁净煤战略研讨会,他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200412月他提出了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煤矿坑口电站的建议,并由中国工程院以工程院院士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年他编著了《干法分选与洁净煤》,2009年主编了《中国洁净煤》。
陈清如院士主持完成了纵向、横向科研项目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2项等省、部级奖励12项。获得中国及美国专利19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被SCIEI收录80余篇,出版论著12部。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9人,在读博士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