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张锦英教授团队就开发出了一种高密度固态储氢材料 —— 石墨烯界 面纳米阀固态储氢材料。
据报道,这种“储氢材料”可将氢能压制成不同形态,提升储氢释氢密度,还克服了低温释氢的行业难题,降低了运输氢气的成本,实现储氢材料安全、可控、稳定释氢。
目前,我氢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比较成熟。氢气来源广泛,且制取技术十分成熟,提纯后可以作为燃料电池。
此外,氢是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相较于其他清洁能源也具有优势。
风电,水电,光电,都有发电不稳定的问题,时高时低,发出来的电用不掉就只能浪费掉。由于电解水装置的调节能力通常较强,相应速度快,可以利用这部分电来电解水制氢,实现能量的储存。
不过,限制氢能源发展的就是氢气的储存技术。
世界上应该再难找到比氢气更易爆的气体了,因此安全要求高;世界上也找不到比氢气更轻的气体了,因此即使高压运输,占用体积也很大;由于需要超高压运输,压缩机要求也很高。
此次,储氢技术得到重大突破,将加快氢能源应用的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就被列为六大未来产业之一,能很好地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肩负着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使命。
近日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国资委高度重视,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作用。
同时,国资委正组织中央企业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的科技攻关,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突破。
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
当前我国氢能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氢能行业在未来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也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链。
更多实时新闻讲座值得关注
请关注官
方微信号
版权所有: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技术支持:《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社 京ICP备1705826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沟路23号安源大厦 邮政编码:100013 杂志论文投稿邮箱:mtjgly@vip.163.com
热线电话:010-84282171 杂志广告联系QQ:369181566 网站投稿邮箱:369181566@qq.com
关键词:煤炭清洁利用 煤炭清洁利用 煤炭加工 煤炭利用 煤炭洗选 煤炭节能 煤炭环保 煤化工 煤炭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煤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