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能源年度由盈转亏2.87亿港元
来源: | 作者:mtjgly | 发布时间: 2021-07-03 | 2080 次浏览 | 分享到:

蒙古能源发布公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8.58亿港元,同比减少23.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7亿港元,上年同期溢利14.42亿港元;每股亏损1.53港元。

  收入大幅减少乃主要由于财政年度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导致中国大陆及蒙古均普遍实施旅游限制和检疫措施。该等措施对集团的采矿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于财政年度,集团售出约675,800吨(2020年:887,200吨)焦精煤、约77,700吨(2020年:155,900吨)动力煤及约91吨(2020年:105吨)原煤。

  焦精煤、动力煤及原煤扣除销售税后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约1,264.7港元(2020年:1,261.0港元)、47.0港元(2020年:42.0港元)及655.3港元(2020年:695.0港元)。

  在2017-2020年的蒙古国主要出口产品中,铜价上涨了约 45%。去年3月,铜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幅下跌,波动在4000美元/ 吨左右。

  在此之后,铜价急剧上涨。过去四年中,蒙古国共出口约560万吨铜精矿,价值达71亿美元。据财政部预计,2021年将以每吨6500美元的价格共出口140万吨铜精矿。

  截至5月20日,今年已出口44.3万吨铜精矿。从价格来看,铜价上涨1.5倍,突破每吨1万美元。据新加坡托克集团(Trafigura)称,在未来10年内,铜价预计将达到每吨15000美元。

  他们解释说,清洁能源和制造业中铜使用量的增加,将对此产生良好影响。而据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预计,铜价将于2025年达到上述水平。

  蒙古国是内陆国家,作为该国主要的矿产资源,煤炭储量排名世界前茅,煤炭也是该国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出口矿产。

  近年来,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开采并不深入,因此,资源开发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由于蒙古国与中国是邻国,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煤炭需求,中国的煤炭需求居于世界前列,两国独特的地理优势也为煤炭开发交易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因此,近年来两国的煤炭交易日趋频繁。

  由于近期蒙古国内疫情加剧,中国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加大对口岸通关活动的管控,导致蒙古国煤炭出口受到影响。

  矿产资源是蒙古国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尤其是煤炭出口,可以说是绝对的支柱产业。

  截至本月30日,将每天从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通关的货车数量限制在50辆。6月15日,通过该口岸通关48辆运煤车辆。